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特有人口现象。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统计,2008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01亿,2009年达到2.11亿。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规模的急剧增长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型中所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流动人口问题受到了各级政府、学术界以及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流动人口的持续增长对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理念、政策、方式方法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维护城市经济社会系统稳定和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最艰巨的管理难题之一。同时,流动人口群体内部也经历着日趋显著的分化,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流动人口在社会保护上存在不同的状况和需求。根据流动人口群体内部的分化和社会分层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护进行分类指导,是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社会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体现。
为了帮助政府更好地推进流动人口的社会保护和管理工作,检视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新成果,思考和交流新时期流动人口社会分层与社会保护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会议开幕式由我校社会科学处处长
与会专家学者就中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新趋势和新问题、流动人口的社会隔离与社会融合、流动人口的社会分层与生存状态、流动人口的定居与回流、流动人口社会保护的障碍与出路、流动人口的社会保护与城乡统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问题、流动人口的家庭行为与其他发展需求等八个专题进行交流和研讨,拓宽思路,分享成果,增进共识,深化人口流动迁移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研讨会由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人口学会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专业委员会与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联合主办,我校地理科学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并得到福特基金和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的资助。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是我校人文地理学科近年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我校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以人口迁移、人口城市化、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有影响的成果。本次大会的主题“流动人口的社会分层与社会保护”正是我校地理科学学院和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地理科学学院 赖华红)